找到相关内容155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完成在人格——重读太虚大师《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》

    面临着救国度人的大好机遇。其次,在社会变法维新的呼声中,尤其是来势汹汹的“庙产兴学”之风潮,严重冲击着佛教的生存;也就是说,佛教、的封建流弊与溺弱态势,大有葬送佛教法身慧命的...

    刘元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74162938.html
  • 禅话

    佛修禅者,须详加研究,方不至误入岐途,自绝慧命!若自揣智解浅陋、真伪难辨者,则必须亲近善知识,询请法要,如瞽者依附明眼识路人,亦能到达,否则误趣深渊绝壑,不至糜躯碎骨不止也。  时当减劫,世界恶浊,人寿...

    方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4763883.html
  • 禅教合一的生活禅

    的立场理解之,禅宗则视其为宗门经典,元僧惟则曾说,此经是“诸佛之慧命,众生之达道,教网之宏纲,禅门之要关”。太虚曾说:“然以楞严经之全部脉络义理观察,明理、修行、...谂晚年驻锡地观音院具有祖庭的意义,以《赵州语录》为祖证,表明生活禅对赵州从谂禅法的内在继承性,以及续祖师慧命的决心。   赵州禅也是生活禅的源头之一,穿衣、吃饭、洗钵、吃茶,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事。禅在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4963886.html
  • 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——唐代僧诗中的文字观

    彭雅玲曾全面考索此一问题,认为所谓诗魔所指乃诗文足以扰乱身心,障碍善法,破坏胜事,夺取慧命。其原因与小乘传统及僧人律仪有关。昭慧法师则认为《四分律》属原始佛教律仪,到部派佛教时期已有“以音声为佛事”的...

    萧丽华 吴静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15864081.html
  • 从宗教社会学观点论析星云大师的领导法

    应有的责任,所以兴办佛化事业才是佛教的慧命所在”。所以在“非佛不作”的原则下,以自己能力换取合理的基本生活所需,为弘法建立雄厚的经济基础:  佛教徒不是社会的逃兵,也不必仰赖社会养活,应以自己的能力换取...

    妙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4164123.html
  • 大方等如来藏经探源

    有妄语恶口绮语两舌。二、怖魔,比丘修道,损魔眷属,致魔惊怖。三、乞士,士者清雅之士。言比丘清净自活,不生我慢不染世欲。上乞法以资慧命,下乞食以养色身。令众生舍悭行施,作众生良祐福田。是故有人译比丘为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5664308.html
  • 佛典中的杰出女中丈夫——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那耶广律为主

    多亏闻持不忘者之背诵、阐扬,佛法慧命才得以延续不断,明月比丘尼持诵毗奈耶受持不忘,可说是尼众之龙。   四、持律第一——瘦瞿答弥此   丘尼(注十八)   瘦瞿答弥是婆罗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3464386.html
  • 定慧双修和三教融合的先驱

    得意布”尝造慧思,“与论大义连彻日夜,不觉食息,理致弥密,言势不止”,为坐中千余人同声叹悦36;慧思又与慧命友善,命“词采高掞”过于慧思37,命乃邈禅师弟子:则慧思不仅精于中观,亦且早与摄山有关涉矣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5264603.html
  • “星云模式”的人间佛教(四之三)[2]

    心灵,拯救法身慧命,使人断除烦恼,了生脱死,其影响及于生生世世,是以佛教教育才是最彻底的慈善救济。” (《佛教丛书·教用·佛教与慈善事业》)  “慈善工作虽然也能以物质救人于一时,但是物质的救济有利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3464767.html
  •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(2)

    印证是否确为佛说,然后令所有弟子们背诵、记忆、行持,以永垂后世。佛般涅盘后,弟子们对佛陀慧命的绍继,可说十分用力。但是,弟子毕竟是弟子,佛毕竟是佛,在弟子和信众的心目中,德行再高的弟子和佛总是不一样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064808.html